当前位置:教育培训

周旻:解读《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日期:2022-07-14 来源:交通运输部

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22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22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作客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就《指导意见》进行解读

1

《指导意见》制定背景


周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建立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交通运输部编制印发了《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指导全行业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综合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2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开展工作


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基本原则,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求,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安全运输保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交通运输应急工作机制。调整优化交通运输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部层面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手册等,进一步强化了对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工作的统筹和指导,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二是强化海上搜救中心职能。持续优化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等。三是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交通运输部先后与多个单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升交通运输综合应急保障能力。


(二)推进制度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一是优化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修订印发了《交通运输综合应急预案》等7项应急预案,进一步理顺国家层面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指导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时开展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完善工作。二是着力强化重点领域制度建设。针对自然灾害防治、邮轮大规模人命救助、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出台有关指导意见、工作指南、管理规定等。


(三)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先进科技和装备应用。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资源开展交通应急领域重点科技攻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北斗报文服务系统加入全国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二是提升信息化系统决策辅助和支持保障能力。建设调度与应急指挥系统并持续迭代升级,打造专业化的应急值守机构、智能化的信息交互中心和常态化的调度指挥平台。三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培训和演习演练。特别是实战化开展高海况条件下人命救助、海上溢油和危化品应急处置、海上消防等训练演练。四是广泛开展应急宣传引导,挖掘培树先进典型、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舆情监测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高效完成各项应急任务。一是承担国家赋予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职责。交通运输部作为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两个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东方之星”轮翻沉、“桑吉”轮碰撞燃爆等多起重大、特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为行业内外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积极调配客货运力保障遇险人员疏散、物资装备抢运、生活物资投放、国家重点战略物资运输等,保障因自然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造成的交通基础设施损毁的抢通保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组织统筹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三是有效防御应对极端恶劣天气。交通运输部对每年度防汛防台风、防范寒潮大风、防范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工作做出部署。系统各单位及时启动极端天气防御响应,全力保障极端恶劣天气下交通运输安全。

3

编制《指导意见》的主要思路


周旻
我们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


一是贯彻中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有关任务要求,并与《“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做好衔接。


二是注重立足新起点。总结近年来部开展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经验、面临的困难问题,着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举措。


三是注重服务新战略。紧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以完善行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提升行业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能力为核心,明确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总体架构、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有力应急保障。


4

《指导意见》的总体框架


周旻
《指导意见》形成了“一个体系、三个能力”四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的内容框架:一是依托“一案三制”构建科学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共4项任务,包括构建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协同联动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法制化水平;二是以防为主的“风险防控能力”共4项任务,包括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提升防御响应能力、提升交通运输网络韧性和安全性;三是发挥综合交通协同优势的“应急处置能力”共7项任务,包括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增强交通运输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应急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四是保障精准科学处置的“应急保障能力”共5项任务,包括强化应急演练和处置评估、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强化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